close

 

 節錄自親子天下雜誌:

  為什麼現在愈來愈多孩子喪失學習熱情、無法忍受挫折、缺乏責任心、

  又無法團隊合作?

  

→答案可能是他們玩得不夠!

 

從英國美國加拿大到香港,愈來愈多國家將「玩」,當作重要的教育議題。


      玩,不再是浪費時間,而是攸關孩子未來能力發展的關鍵。

玩,可以培養出哪些大能力?
要怎麼玩?才好玩?

 

推行一胎化的中國大陸,

現在也從政府層級開始大力宣導預防孩子缺乏玩伴的危機。

不少父母假日特地帶孩子到麥當勞,讓孩子去那裡尋找玩伴。

 

當亞洲各國還只是小規模地進行著推廣兒童遊戲權(right to play)的同時,歐美各國卻早已將玩,當作國家重要政策在推行。

 

在英國,政府已透過預算編列,預計在二○二○年之前,興建三千五百個公共遊樂場與三十五座冒險遊樂場提供兒童、青少年使用,以確保孩子有玩的空間。

 

英國教師聯盟(the National Union of teachers)在全國性研討會中更極力呼籲,要讓學生「learn through play」(透過玩來學習)。這群老師憂心英國的孩子愈來愈早失去想像力,可能是因為英國課程安排所導致。

 

在美國,自然教育團體正在推動連署「No Child Let Inside」(別把孩子留在室內)的法案強調戶外探索教育,體驗學習的重要。

 

玩,為什麼現在變得這麼重要?不會玩,會發生什麼問題? 

 

【玩的定義】


一九九0年聯合國兒童人權憲章,就提出遊戲權是兒童人權的一部分。

玩,不僅為了讓孩子開心,更是孩子在身心發展上,必要的滋養。

 

教育家蒙特梭利、皮亞傑都曾說過:「玩,就是孩子的工作。」

愛因斯坦也說:「玩,是最高深的研究。」

 

玩,雖然很難有具體的定義,但從教育學家、心理學家、兒童行為研究者的探討中,可以發現:玩,是一個自我選擇、自我創造、自我引導的過程,它有主動性、有趣、學習發生於無形之中,參與者樂在其中的特質。

 

玩,有助於引發對學習的熱愛、好奇和動機。

 

【玩為什麼這麼重要?】

 

中國傳統上有「業精於勤,荒於嬉」的觀念,對於「玩」多半採取貶抑、負面的態度。但是愈來愈多研究發現,「玩」→ 對於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養、人格發展、知識學習上都有許多正面重要的影響。

 

二○○七年,美國北卡羅來那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,幼兒時期玩得比較足夠的孩子,到了五歲,他們的智力要比對照組的孩子高出許多(105分v.s.85分)。

 

從一九八○年代以來,許多研究都發現,有較多機會自由玩耍的孩子,比沒有機會自由玩耍的孩子,在問題解決能力上都更優秀。

 

許多研究顯示,有較多機會玩耍的孩子,在體能表現上更靈活、更健康。

 

在遊戲中,孩子學習如何整合他們的想法、印象、感覺與經驗。

 

他們在遊戲中創造了屬於他們的世界,並與他人分享。

 

尤其在自我引導的過程中,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能力、產生自信心。

 

【未來屬於會玩的人】

 

當全球化競爭壓力逼得許多父母早早將孩子送去學習各種知識才藝

時,卻也有許多人發現,被剝奪玩耍時間、空間的孩子,在未來可能失

去更多的機會。因為,未來是屬於會玩的人。

 

在美國被喻為「3D世界」之父的南加大影視學院互動媒體系主任馬克.佩斯(Mark Pesce)在觀察到網路時代來臨,科技與玩具的發展如何影響孩子與世界的互動時,就大膽的宣告:「遊戲世界到來」。在這個世代成長的孩子,必定是從遊戲中學習長大的一代,也將創造與過去完全不同的新世界。

 

長年從事「游藝學」研究的台北教育大學教授張世宗也認為,二十一世紀將是「遊習世紀」(從遊戲中學習的世紀),在遊習世紀裡,最佳的教育,將是Education(教育)加上Entertainment(娛樂)的Eu-tainment(游藝學)。

 

而且玩,已經成為終身需要具備的能力,例如在北歐等國,已經有大量的研究與商品開發,探討如何教銀髮族去玩。當壽命延長,人必須擁有玩的能力,才能去享受人生,必須用玩取代看護醫療。

 

「所以玩在過去是want,在現在與未來卻是need!」張世宗教授說。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gwscho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